身边的科学(8)—解惑一些营养问题

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 2020-03-09 作者:赵勇

Q1: 食物烹饪的过程会不会损失食物的营养成分呢?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的营养成分,而这些营养成分在食物煮熟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例如:1. 蛋白质和淀粉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易被消化酶水解而更容易被消化。

          2.脂肪在高温加热时会发生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生成有害产物,从而恶化食品质量,但如果仅仅是在食物煮熟的这个过程中,通常来说对脂肪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3.矿物质在烹饪过程中比较稳定,不易损失。

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则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一般来说,在加热和有水的情况下,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特别是维 生素C要比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 更容易分解流失,而后者则较前者更容易被氧化。




Q2: 如何看待对于食物的心理需求和身体需求关系呢?

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能够满足和影响人的身体(生理)需求,甚至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心理需求。人对食物需求的这两个方面(身体需求和心理需求)都是人的正常营养需求,也是食物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两个方面。

身体需求侧重客观需求,是人体基本需求;心理需求侧重主观需求,受到人的文化层次、信仰、健康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其营养称为人文营养,为人类所特有。

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希望大家通过基于身体需求的客观营养评估来制定营养干预方案,从而改善营养健康状况,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制定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时,要通过主观询问,充分考虑人的社会性心理需求,这样兼顾对食物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实现身体、心理的全方位健康。

Q3: 在这次疫情期间营养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明确营养的重要性: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以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当然,免疫力的提高仅仅靠食物的营养补充是不够的,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共同抵抗疫情。

疫情期合理营养的总体原则:建议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基础上适当食用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食物种类多样,荤素搭配。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多喝白开水。应戒烟限酒。不信谣,不传谣。网络上流传的熏醋、吃大蒜、饮酒、盐水漱口、大量服用维生素、吃鱼腥草、喝双黄连、板蓝根口服液等可以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说法均无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请不要盲从。

具体说来,重点注意以下6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关键,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每天的膳食应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建议充分利用当地物产资源,每天尽可能摄取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食物(不包括盐油等调味品)。

2.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选深色蔬果(占每天摄入蔬菜的一半),不以果汁代替鲜果。尽量多进食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含有益生菌),相当于每天要喝液态奶 300g。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每天一小把)。特殊时期建议优先选择易获得、耐存储的深色蔬菜,例如菠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紫甘蓝等。

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质蛋白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免疫力和组织细胞修复。可以选择鱼类、畜禽类、鸡蛋、牛奶等食物。食用猪、牛、羊等畜肉时建议选择瘦肉。动物性食物摄入要适量,少吃肥肉。不接触活畜禽,同时肉、禽、蛋类烧熟煮透很关键;少吃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含有可导致癌症的成分),多采用蒸、煮、炖等相对健康的烹饪方式。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清淡饮食,少盐、油、糖。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 7~8 杯(1500~1700mL),白开水和茶水都很好,最好少量多次;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尽量不饮酒,如果饮酒要限量。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

5.吃动平衡,健康体重:疫情期间也别忘积极活动锻炼,不提倡集体大型活动,以个人居家锻炼为主。建议给自己和同事做个运动计划表,保证每天运动至少30~40分钟,每周至少5次,例如:仰卧起坐、深蹲、举哑铃等。如果活动量减少,可以适当饮食减量或减少主食及能量密度高的食物。

6.食品安全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做熟、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储。提倡分餐制、公筷公勺。

科普活动
more>>
抓紧了! 重庆市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报名临近尾声
本次大赛奖金共20万元,按照专业组与社会组,分设金奖一名、银奖5名、铜奖6名、优秀奖12名和最佳人气奖1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