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职业辐射监测之个人剂量计——放射工作者的安全哨兵

原创 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2025-05-06 作者: 审核专家:李涵斌

在医疗、工业探伤、核技术等领域,无数人默默地工作在一线,长期操作各种复杂的含放射性物质的仪器,必然需要面对电离辐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如何科学监测辐射造成的风险?答案就藏在放射工作人员胸前的小牌子-职业辐射监测个人剂量计里。那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起到安全哨兵的作用的呢?


图源:Pixabay

一、什么是职业辐射监测个人剂量计?

职业辐射监测个人剂量计也称个人剂量计,它的外形如钥匙扣或工牌,是精密监测辐射的“健康护身符”。它能实时记录佩戴者接触的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的累积剂量,帮助评估职业暴露风险。无论是医院放射科医生、宠物医院拍片员,还是工业探伤操作员,都需要依赖它守护健康。

二、为什么要佩戴个人剂量计?

1.健康保护屏障

长期低剂量辐射可能引发细胞损伤甚至癌变。个人剂量计如同“警报器”,当季度剂量接近1.25mSv或年剂量接近5mSv时,系统会自动触发调查,提醒优化防护措施。

2法律强制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剂量计。[1]未执行者将面临追责。

三、如何看懂剂量监测报告?

数值0.02*:表示剂量低于探测限值(如MDL为0.04mSv时,结果记作0.02*),即未监测到职业辐射。

标#数值:剂量计遗失或损坏时的估算值,需重点核查。

年剂量限值:连续5年平均≤20mSv,单年≤50mSv。[2]若季度剂量>1.25mSv,将启动防护调查。

四、正确佩戴的黄金法则

1.位置精准:左胸骨中线与锁骨交点下2—3cm,误差超5cm可能导致剂量低估30%。

2.全天佩戴:禁止将个人剂量计留在机房或接触放射源。

3.双剂量计制度:高风险场景(如介入手术)需同时在躯干和四肢佩戴。[3]

4.定期校准:每季度送检,误差需<15%。[4]

特殊场景:

辐射来自前方时,佩戴在左胸前;来自背面时,戴在背部。

介入手术或核医学操作时,铅围裙内外均需佩戴。

五、这些误区,千万别踩!

佩戴问题:工作时未全程佩戴、中断后忘记戴、超3个月未更换。

位置错误:将个人剂量计放机房、办公桌,或内外混淆佩戴。

非专人使用:借工作服给他人、混用剂量计。

保管不当:私自拆开、浸水或污染。


图源:Pixabay

六、切记,安全无小事,细节保健康!

辐射无形,防护有心。个人剂量计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守护健康的“安全哨兵”。科学佩戴、精准监测,让这个忠诚的安全卫士为放射工作人员筑起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21年修正)[Z]. 2021-09-01.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 128-2019[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个人剂量监测仪器校准规范: JJF 1702-2018[S]. 北京: 中国质检出版社, 2018.  

 

作者:重庆市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母继谠医学影像技师,周晶华公卫医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邹静波主任技师

科普活动
more>>
讲座预告 |David Tai Wei LEONG教授讲座
尽管大多数癌症纳米药物旨在消除癌症,但纳米材料本身可导致在血管内皮壁上形成微米级的缝隙。纳米材料诱导的内皮细胞渗漏(NanoEL)可能有助于将存活的癌细胞浸润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