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僵尸玉米”到底能不能吃?

原创 重庆陆海传媒有限公司电脑报出版分公司 2025-05-06 作者: 审核专家:余师亮

在超市的货架上以及各大电商平台上,包装玉米、冷冻玉米粒以其便捷性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网上却流传着“包装玉米是‘僵尸玉米’,不能吃”的说法,引发消费者对真空玉米、冷冻玉米等加工食品的担忧。那么,包装玉米究竟是不是“僵尸玉米”,它到底能不能吃呢?

 

图源参考文献

什么是“僵尸玉米”

所谓的“僵尸玉米”,是指冷冻多年的过期玉米。这类玉米水分大量流失,原本的香甜风味大打折扣,解冻后口感更是一落千丈。就像“僵尸”一样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与新鲜度。不仅如此,长时间冷冻后再解冻,玉米极易变质,大量细菌滋生,食用后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而网友们将市面上常见的加工后的包装玉米,与“僵尸玉米”混淆了认知,其中包含真空玉米和冷冻玉米。包装玉米十分省事,消费者开袋便能加热食用,有些甚至开袋即食。凭借这种方便快捷的特性,包装玉米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新鲜玉米保存难

了解了“僵尸玉米”的定义,再来看看我们日常食用的包装玉米。在探讨包装玉米前,有必要先了解新鲜玉米面临的保存难题。玉米口感清甜鲜嫩,深受大众喜爱,玉米喜温耐热,成熟期因地域有别。南方3月底到4月初播种,北方晚一个月。一般80-120天就能收获,部分晚熟品种在低温环境下需150天。


图源:Pixabay

每年7-9月是新鲜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北方7-9月成熟,南方则为6-8月。大量上市时,正值炎热天气,玉米价格便宜,可保鲜却成了难题。常温下1-2天,玉米就发黄萎蔫;放冰箱冷藏,也只能维持3-5天新鲜度,时间一长,籽粒失水,味道寡淡,口感变差。除了这几个月,其他季节市场上的玉米多来自云南、海南等地,价格相对较高。

尤其是近几年,玉米作为健康减脂食物走红,不少人将其纳入正餐。但新鲜玉米保存时间短,反季节供应不足,于是“加工玉米”越来越常见。 

加工玉米的科学保鲜原理

实际上,市场上正规销售的包装玉米,无论是真空包装的玉米粒,还是整根的玉米棒,其加工过程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首先,用于加工的玉米在采摘环节就有讲究。为了保证玉米的品质和口感,多数厂家会选择在玉米的最佳食用期进行采摘,这个时期的玉米水分充足、糖分含量高、口感鲜嫩。而且,从采摘到加工的时间间隔通常非常短,有的甚至能做到在数小时内完成,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玉米的新鲜度。

加工玉米并非“营养荒漠”

从营养角度来看,包装玉米虽然经过了加工处理,但仍然保留了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玉米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E以及矿物质等。当然,相较于刚从田间采摘的新鲜玉米,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有所损失,但整体营养价值依然可观。

如何避开劣质产品?

那么,在购买和食用包装玉米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这样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购买时,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包装是否完好。如果发现包装有破损、胀气等情况,千万不要购买,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产品已经受到微生物污染,发生了变质。在食用包装玉米时,对于整根的玉米棒,建议再次蒸煮加热,这样既能进一步杀菌,又能提升口感;对于玉米粒,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烹饪,如制作玉米沙拉、玉米浓汤等。

正确认知加工食品的意义

加工玉米解决了鲜玉米季节性供应短缺的问题,尤其在非收获季(如冬季)提供了便捷选择,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其次,高温灭菌、速冻技术等工艺是食品科学的成果,而非“黑科技”。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对加工玉米的生产流程有严格规范,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忧。

由此可见,“僵尸玉米”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正规包装玉米生产遵循严格标准,能保证安全性和一定营养价值,可放心食用。只要注意购买和食用要点,就能享受玉米的香甜与健康。科技赋能食品工业的今天,大家应理性辨别信息真伪,才能更好地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刘诗麟.包装玉米≠“僵尸玉米”[N].农民日报,2025-03-26(002).DOI:10.28603/n.cnki.nnmrb.2025.001515.

[2]张聪.市面上的包装玉米是“僵尸玉米”?这些关于玉米的真相一定要知道.科普中国.2025-03-18

 

记 者:卢婷婷

编 辑:叶家余

主 编:陈 鑫

总编辑:余师亮

科普活动
more>>
讲座预告 |David Tai Wei LEONG教授讲座
尽管大多数癌症纳米药物旨在消除癌症,但纳米材料本身可导致在血管内皮壁上形成微米级的缝隙。纳米材料诱导的内皮细胞渗漏(NanoEL)可能有助于将存活的癌细胞浸润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