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7年英国伦敦,一名刚被捕的假币贩子正在接受审讯,但他丝毫不害怕,因为他听说刚上任的审讯人年老体弱,前不久还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死刑都不怕的罪犯难道还会怕一个满头白发的书呆子吗?但是,他错了。他很快就招供了知道的一切,他也因此知道了这位审讯人的名字——艾萨克·牛顿。
不是同名同姓,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牛顿,但不是你熟悉的那个牛顿。
从魔法师到大侦探!
十七世纪末的欧洲正在经历一场狂热的炼金术潮流,无数人投身于炼金这个神秘事业中,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大科学家牛顿。牛顿的炼金实验便很早就开始,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很可惜魔法终究只是魔法,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当时牛顿已经53岁,是一个郁郁寡欢的老头。研究了25年的炼金术宣告失败,想成为炼金术师,点石成金的梦想彻底破灭,一百多万字的研究笔记以及多年的坚持成了笑话。之后他经常失眠,变得越来越小心眼,在学院的风评也变得越来越差。因为上课内容过于晦涩难懂,来上课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工资也越扣越低,曾经被社会赞颂的伟大科学家,现在已经跌落神坛。
牛顿想,也许自己真的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就在这时,牛顿收到了时任财政大臣的朋友——查尔斯蒙塔古写来的信,邀请他去皇家造币厂担任督办,一个类似于侦探和保安的职位。
看吧,就连上帝都看不下去了,给牛顿送上这次机会,既然如此,那为何要拒绝呢?于是牛顿答应了下来,正式从一位炼金术师变成了一位督办,从一位魔法师变成了一名侦探。
牛顿试图以此来与过去的荣耀和耻辱道别,但他没想到,他刚一上任就马上被安排去处理一个案件,一个关系到整个英国生死存亡的大案件!
假币危机?牛顿的高招!
当时的英国假币泛滥,2000个硬币里只有一个是真的。剪切式假币在市场很是流行,受限于当时工艺,这种假币只需从真币的边缘剪下少量金属,在把积少成多的碎金属融成一枚完整的硬币,相对容易伪造。甚至,一个硬币甚至能被剪成四,因每个硬币都不一样大,大家的交易都乱套了!巨大的假币危机使英国的经济发展几乎停滞,国内劳动者纷纷罢工,而其他国家也都不想和英国人做生意,这样下去英国就要灭亡啦!
对此牛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一上任就立刻改良货币,在新货币的边缘和侧面印上花纹和文字,一旦受损就说明它被剪切过,之后铸币厂将回收旧币,用新式的机器来制造新币。牛顿的高招确实有着奇效,市面上的剪切式假币越来越少,而且这招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就算是现在各国硬币的边缘上也还印着牛顿发明的防伪花纹。
本以为假币危机就此解决,但财政大臣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剪切式假币不适用后,有人开始直接生产以假乱真的假币,甚至把防伪花纹也一起造了出来。假币网络越来越大,就连英国警察也都没有办法,英国陷入了一场更加严重的货币危机。
其实牛顿距离贫穷并不遥远,他生于贫困之家,上学时就因为贫困,只能靠给富二代同学做杂务赚取学分和生活费。他很清楚,如果假币搞垮了英国经济,那么那些穷人会过上比自己苦得多的日子。
牛顿最终接下了这个案子,准备狠狠收拾这些狂妄的假币制造者,以及他们的头领——钱德勒。
牛顿侦探团,猎手与猎物的初次对决!
假币产业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犯罪网络,涉案人员极多,即使抓到了人也无法阻止假币流入市场。所以牛顿认为想要捣毁整个假币团伙,只能从它的底层人员入手,打入假币团伙内部,一层一层向上挖,直到找到那个神秘的钱德勒。
牛顿一边亲身调查一边招募线人、卧底、打手,组建了自己的牛顿侦探。就像侦探小说里写的那样,聪明的侦探身边总有一个得力助手,就像包拯和公孙策,狄仁杰和李元芳,当然,还有最著名的福尔摩斯和华生。一位自称威廉·查洛纳的铸币专家表示愿意当牛顿的助手,为剿灭假币添一份力。
福尔摩斯或许需要一个华生,但牛顿不需要。牛顿拒绝了查洛纳的请求,然后亲自带领着侦探团出入各种酒馆监狱,抓捕那些假币贩子,每一个罪犯都由牛顿亲自审问,就这样,牛顿一步一步摸到了大网的中心钱德勒。
这时查洛纳依靠自己铸币专家的人设欺骗了造币厂的官员,让他也加入了假币案的调查,甚至要接替牛顿的工作。这一举动彻底惹火了牛顿,他通过实验拆穿了查洛纳的骗术,并且以欺诈罪将他抓进了监狱。但牛顿还是大意了,他没想到查洛纳不是一个普通的骗子,他人虽在监狱,却能操控外面的世界。
因证据不足,查洛纳被释放,没想到狂妄的查洛纳竟然在私下里直接向牛顿承认了自己钱德勒的身份!假币团伙的头目就在自己面前!牛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他反应过来时,查洛纳已经消失不见。
“铸币专家”查洛纳的再次出现是在几个月之后的法庭上,他当众指控造币厂偷买铸币模具,导致假币泛滥。牛顿听后很生气,但他知道查洛纳之所以这么狂妄,就是吃准了自己手里没有定罪的证据。
之后牛顿安插了多名间谍,甚至策反了查洛纳的助手,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于是1697年9月4日,牛顿正式逮捕了查洛纳,两人斗智斗勇了这么久终于在法庭上相见。
牛顿的势力已经渗透了整个犯罪团伙,但牛顿不会想到,就在更早的时候,查洛纳就在牛顿身边布局了自己的间谍,牛顿的所有计划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查洛纳总是领先一步的原因,牛顿一早就中了查洛纳的误导,风风火火收集到的证据完全无法给查洛纳定罪。
查洛纳无罪释放,牛顿再次被戏耍,只能看着查洛纳扬长而去。牛顿的这次冲动抓捕不仅没有抓住查洛纳,反而给他一个机会搞垮自己。查洛纳利用牛顿的错误,开始煽动大众情绪,在几个月后反手就把牛顿告上了法庭。他在法庭上声情并茂地演讲,声称自己只是想为剿灭假币团伙出一份力,却因为举报造币厂偷买模具触动了牛顿的利益而被他捏造伪证诽谤,甚至控诉造成经济危机的就是牛顿这个贪污伪君子。
查洛纳说完就走,只留下崩溃的牛顿,牛顿这个抓假币犯的人却被假币犯告发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被告人的位置上。当时的牛顿没有律师,只能一句一句地证明自己的清白。牛顿曾算出了万有引力,算出了力学三定律,但他计算不出人们疯狂的程度。虽然被无罪释放,但这次羞辱彻底击溃了牛顿,他甚至产生了放弃追捕的念头。
最后一战,英雄不会迟暮
牛顿的晚年饱受疾病的摧残,不仅是生理疾病,还包括抑郁症和焦躁症等心理疾病。如果是年轻时的牛顿,或许他已经放弃,但此时是牛顿最暴躁的一个版本,他越想越气,注意力因为愤怒重新集中,牛顿重整旗鼓,决定打响最后一战!
牛顿调来英国近八年来所有的案件资料,查洛纳的犯罪生涯就藏在这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只是当时的人都各辖其域,没人把各地案件联合审理,就像在自己之前,没人会把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关联起来一样。
牛顿把做科研的方法用来查案,把所有的案件从时空中串联起来,用全局思维重新审视。每一个案件都会有无数个证人,每个证人又会牵扯出更多的证人,在那个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没人可以汇总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但这个人可是曾经被社会誉为“比肩神明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
经过无数信息的交叉对比,牛顿看到查洛纳的一生,知道他如何成为一名恶棍,知道他如何犯罪又脱罪,几个月过去,牛顿已经在脑中构建了一个盘根错节的罪犯关系网。
这时查洛纳再次被抓,只不过不是因为假币,而是印刷假彩票。在监狱中查洛纳怂恿狱友伪造证据还到处吹嘘自己赢过牛顿的伟绩,但这却是牛顿的陷阱,整个监狱几乎都是牛顿的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人证。查洛纳再次站上了法庭,但这次他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
这场侦探与罪犯之间的较量,艾萨克·牛顿获胜!威廉·查洛纳败北!
鲜为人知,牛顿丰富多彩的一生!
查洛纳最终站上了绞刑架,在重力的作用下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至于牛顿,直升为皇家造币厂厂长,还推行了金本位制和纸币的使用,影响至今。于是牛顿除了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称号,又多了一个经济学家的新称号。
之后他于17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1705年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这是继培根爵士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1727年3月31日,他在伦敦睡觉中辞世,被葬在西敏寺。
牛顿的一生波澜起伏,有高光也有低谷,太过富有传奇色彩,让人不敢相信,正如他的墓志铭:如果有人怀疑此人存在,此碑为证。的确,牛顿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沉迷炼金迷信、心胸狭隘、脾气暴躁,甚至在他担任督办期间还动用过私刑,但他也曾为了研究光,把针插入自己的眼眶,也曾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当时即将崩溃的英国经济。
牛顿这个人是复杂多面的,无法用单一的褒义或者贬义词去评价这个人,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成就,他的传奇人生如同那颗苹果一样,离开了名为过去的枝桠,用重力和时间砸出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张晋宣 指导教师:罗琳
作者简介:重庆移通学院大三在读学生,重度科幻迷和推理迷,曾获首届重庆大学生科普创作征集活动一等奖,首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幻征文比赛优秀奖,已在多篇省级刊物上发表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