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箭41星”创造中国航天发射“1箭多星”新纪录!
《新闻联播》带你了解“1箭多星”的优势与技术挑战
“1箭多星”有哪些优势和技术难点?
“1箭多星”是指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将多颗卫星送到预定的轨道。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采取“1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不到十天,“1箭41星”创下中国航天发射新纪录!
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民用卫星领域小型卫星批量发射在太空组成星座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国际上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项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火箭总设计师李建强介绍:“从经济性和时效性来看这是最有效的发射方式,但对火箭、卫星、测控等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同时挂多颗卫星要保证它能安全到点、到站还不能发生拥挤和碰撞”!
搭乘一枚火箭
数十颗卫星如何“排排坐”?
卫星在发射前需要安装在卫星支架上在“座位”上“坐好”,再放到火箭头部的整流罩里。这次发射,为了能够放得下41颗卫星,火箭研制团队专门定制了卫星支架。“我们设计了一个4米高的圆筒段,41颗星采用壁挂的方式分成6层7列分布,实现错位安装”。能装得下卫星是第一步,卫星的“座位”舒不舒服,发射过程中支架会不会出现问题,这也是火箭研制团队必须考虑的问题。李建强介绍:“卫星支架有一定的强度要求,我们要给卫星安排一个相当柔软的‘沙发座位’。”此外,这一次发射火箭采用了更大直径的整流罩,确保所有卫星安全、舒适到达目的地。
卫星“到站下车”
如何与火箭分离?
星箭分离是火箭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动作之一。卫星数量越多分离出去后,在轨道飞行碰撞的风险就越大。如何确保“乘客”安全顺利“下车”,还能保证满足条件的距离,研制团队巧妙设计“落客方案”,还配套一组反推火箭让卫星依次有序进行分离。
“我们采用7层星依次分离,分一层星,火箭后退一步,再分一层星,火箭再后退一步,直到最后把7层卫星全部分完”。这41颗卫星中包含36颗吉林一号遥感卫星,入轨后将与在轨的72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用户提供商业遥感服务及相关技术验证。
一箭多星、多星组网,
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
向着星辰大海,继续前进!
来源:新闻联播
来源: 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