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不可忽视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定期检查!

原创 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2025-05-09 作者: 审核专家:李涵斌

乙肝病毒(HBV)是严重威胁肝脏健康的主要嗜肝性病毒之一,对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危害更大。乙肝疫苗引入中国后,作为免疫规划疫苗对新生儿进行强制性普遍接种,有效降低了乙肝感染率,但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

定期检查的必要性

抗体保护并非永久:乙肝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在接种后1 - 2个月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约10% - 15%的儿童接种后抗体水平较低或无应答,部分儿童即使抗体≥10mIU/ml(保护阈值),数年后仍可能降至临界值以下,定期检测可及时发现抗体不足,避免感染风险。


图源:Pixabay

高危人群需重点关注:若儿童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建议每年检查一次抗体,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乙肝的主要途径之一,即使出生时接种疫苗,仍需通过抗体检测确认阻断效果。

入学前后的关键节点:多数幼儿园和学校在入学体检中要求检测乙肝抗体,主要目的是筛查无抗体或低水平抗体的儿童,及时补种疫苗以建立群体免疫屏障。若抗体低于10mIU/ml,需按0 - 1 - 6方案补种三针疫苗。

需要检查的儿童群体

所有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儿童:建议在接种后1 - 2个月(抗体峰值期)首次检测,确认是否达标。

高危儿童:包括乙肝病毒感染者家庭成员、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患儿)等,需每1 - 3年复查。

抗体水平波动者:若首次检测抗体较低(如10 - 100mIU/ml),需在1年后复查。

检查频率建议

普通儿童:

基础免疫后:建议接种后1 - 2个月首次检测,若抗体≥100mIU/ml,可间隔3 - 5年复查。

长期未检测者:若超过5年未查,建议重新检测。

高危儿童:每年检测一次,确保抗体持续≥10mIU/ml。

特殊情况:若因早产、低体重或疾病延迟接种疫苗,需在纠正月龄后按规范补种,并定期随访。

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检测项目:推荐定量检测(化学发光法),可精确显示抗体滴度;定性检测(试纸法)误差较大,仅作初步筛查。

检查前准备:无需空腹,但需避免熬夜、剧烈运动等影响结果的因素。若同时检测肝功能,需空腹8 - 12小时。

结果解读:≥100mIU/ml,保护效果强,无需补种;10 - 100mIU/ml,建议加强1针疫苗;<10mIU/ml,需按0 - 1 - 6方案补种三针。

误区与争议

“抗体必须≥100mIU/ml才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10mIU/ml即可提供长期保护,过度追求高数值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重复接种。

“入园体检强制查乙肝抗体违法”: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未将乙肝抗体纳入必查项目,部分幼儿园擅自检测涉嫌违规。家长有权拒绝非必要检查。

结语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乙肝病毒的核心措施,但定期抗体检测是保障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对于普通儿童,每3 - 5年检测一次即可;高危人群需加强监测。家长应理性看待检测结果,避免因误解导致过度医疗。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降低儿童乙肝感染风险,守护孩子健康。


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莫展主管技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邹静波主任技师

科普活动
more>>
奇妙科学梦工厂 | 造“风”
科技辅导员带来《风的前世今生》科普小课堂,结合动画与实景演示,深入浅出讲解风的形成原理、对地球生态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风能发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