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成为航天员有多难?

原创 重庆科技馆 2024-04-23 作者:吕默默,科幻、科普作家 审核专家:黄河、李春藜、徐晓萍

摆脱地心引力,飞向太空,俯瞰这颗蓝色星球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能实现这个梦想的人几乎只有各国的航天员。那是不是所有进入太空的人类都叫航天员?这个职业还有再分类吗?当然有。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我们聊聊航天员这一行。

01 航天员这一行

航天员是通过专门的训练以后,在太空中操纵载人航天器或在太空工作的各种人员的统称。换句话说,就如同工人的大统称一样,下边还有细分,比如建筑工人、钢铁冶炼工人、环卫工人等,航天员这个大统称之下也有很多分类。

首先,航天员可以分为职业和非职业两大类。职业航天员是经过严格的战斗机飞行和航天飞行训练的航天员,必须掌握飞行技巧。非职业航天员则是有着研究目的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主要任务是在太空环境下研究相关专业和进行实验操作。

不过有些国家的航天员称呼也有所不同,但主要职责相同。拿美俄两国来举个例子,美国航天系统把航天员主要分成三类,分别为航天驾驶员、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俄罗斯把这三类叫作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

虽然名字不同,但其实职业工作内容差不多,一类“开”飞船,一类工程师,一类做科研。无论哪一种称呼,执行哪一类航天任务,整个团队通常都有一位“指令长”,是乘组内的指挥。

02 分类不同,职责不同

航天驾驶员(Pilot)

航天驾驶员主要的任务是驾驶航天器或者飞船,简单来说就是飞船的驾驶员,是负责航天器操纵与控制的航天员。这类航天员必须是职业航天员,载人飞船的航天驾驶员由指令长兼任。

任务专家(Mission Specialist)

所谓的任务专家,听名字就知道这个职业的主要内容是执行航天任务,比如维修航天器,给航天器加装仪器,甚至平时的维护也是任务专家来做。除了舱内的航天任务,还有一些出舱的活动,例如舱外操纵遥控机械手释放或回收卫星、组装大型空间平台、修复航天器和设备。对太空或地球进行观察研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也都是任务专家来做。举个例子,2021年我国的航天员安装调试舱外的机械臂就是任务专家在做,不过中国的第一批航天员都“多才多艺”,既是职业航天员,又是任务专家。

航天飞行工程师(Flight Engineer)

这个职业其实是任务专家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称呼,例如在俄罗斯会把与任务专家相似的航天员叫作随船工程师,现在则称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基本职能也与任务专家相似。

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

要理解这个职业,首先要明白载荷是啥。载荷是指航天器上直接执行航天器飞行任务,完成航天器用户应用要求的仪器、设备或分系统。简单来说载荷就是在太空做科学实验所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电脑等装备。有了这些载荷还得需要相关的科学家去操作仪器与进行实验,这类航天员就叫作载荷专家。在国际上这类载荷专家通常并不是像航天驾驶员那样,必须在优秀的飞行员里进行严格的选拔,大部分载荷专家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

明白了几类航天员的不同之后,再来看看这些航天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吧。

03 航天员的选拔与培养

捋一捋“挑人”的逻辑

航天员的选拔也分类型,分批次。航天时期的任务不同,选拔人员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载人航天的早期阶段,我国、美国和苏联选拔航天员的标准都十分严格。这是因为在载人航天的早期阶段,主要选拔的是航天驾驶员。

这些航天驾驶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冷静、果断处理意外问题,同时还必须熟悉航空飞行技术,要有深厚的飞行经验。所以这个候选人必须是具备航空飞行经验的优秀空军飞行员。

度过载人航天试验期和建设期后,航天员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除了航天驾驶员,还需要进行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的选拔。因此这类航天员的选拔更加多样化,选拔条件也“放宽”一些了。

严格的选拔

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究竟有多严格呢?拿我国举例,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航天员要经过两个阶段的选拔,第一阶段的选拔是从普通的候选人中挑选出合格者,成为预备航天员;第二阶段是经过长期的航天员训练,从预备航天员中挑选出可以真正承担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我国在进行第一批第一阶段的预备航天员选拔时,会有三次选拔。

第一关:初选

初选可以说是对身体和经验硬性条件最为严格的一次选拔,会邀请专业领域的各类专家执行相关标准。我国第一批预备航天员的基本条件是:年龄在25~35岁之间,身高160~172厘米,体重55~70千克,男性,大专以上学历,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级,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无烟瘾、酒瘾等不良嗜好,身体健康,意志坚定,有献身精神,有良好的相容性等。

第二关:临床医学选拔

这是航天员选拔中最关键的一关,在各类职业中执行的是最严格的标准。在这个阶段,以前进行的普通体检不仅要重新做一遍,还会更严格。

我国航天员医学选拔也分为两轮。第一轮是让第一关选拔出来的800多名候选人在医院里进行一般的临床检查,通过这项检查优中选优选出60人至北京参加第二轮的住院临床复查。在医院里进行各种临床体检,体检内容包括X透视、心电图、超声图、广泛的化验(血、尿、粪便等)、神经学检查、脑电、全面的心理测验和分析等。

除了普通医学检查,还会检查候选人的病史,因为有些疾病即使好了,现在身体无异样,但对航天来说可能是一个隐患。

举个例子,有过高血压或者冠心病的人,即便在地面检查中一切指标正常,但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可能会重新诱发这些疾病,如果在执行任务中冠心病发作了,对自己和对整个任务乘组都会带来巨大的危险。另外,遗传类疾病筛选时也会排除直系家庭成员中患有精神类疾病、癫痫病或者有严重神经衰弱的候选人。这些人进入太空后,一旦失重环境诱发这类疾病,会很危险。

第三关:航天适应性选拔

因为航天环境非常特殊,有可能会经历失重、超重环境,甚至还有极端的缺氧条件,因为每个人对于这类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所以必须进行选拔。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选拔优秀的人,这些人员可以胜任包括飞行员在内的很多职业,第三关主要就为了选拔适合太空飞行的人。为此,航天医学家设计了很多专门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候选人对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为了防止航天运动病,进行了秋千、灌耳、转椅等前庭功能检查;为了挑选出心血管功能好的人,进行了头低位、站立位、下身负压、自行车运动等检查;为了评价候选人对抗超重的耐力,进行了离心机检查;为了选出缺氧耐力好的人,进行了低压舱检查等。

除了这些身体上的硬性医学条件之外,心理素质选拔也十分重要。我国的空间站常驻人员通常会经历180天的工作周期,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居住和工作这么多天,心理素质必须要过硬。

如果通过了以上所有选拔,说明这位候选人已经具备了预备航天员的资格,但航天员的人数有限,最后还要由专家组成的评定委员会的综合评定来确定预备航天员的名单。

04进入太空也不易

成为预备航天员就一定能进入太空吗?并没有这么简单,只有通过3~5年的航天员训练和培养后才有可能进入太空。在训练的每一年除了进行大体检之外,如果预备航天员心理出现了问题,也会被淘汰。

拿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举个例子,他是一位拥有1350小时飞行经验的强击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在经历严格的初选和身体选拔之后,在长达两年的严格选拔中,最后与其他13名候选人从1500多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加入航天员队伍后,迎接杨利伟的是更加严酷的训练。例如离心机训练,离心机形状就像一只巨大的铁钳,紧紧夹住旋转舱,在圆形的超重实验室里飞速旋转。超重值逐渐加大到自身重量的5倍、6倍,直至8.5倍,在这泰山压顶一般的“人造重力”压迫下,一般人会出现眼前发黑或意识丧失的情形,有时甚至威胁生命。

在极其严格的训练和航天员培养过程后,他终于取得了终选的资格。这项选拔包括三个部分:身体健康检查的评定、年度医学与心理学健康的评定结果和训练项目的达标成绩与评语。

最最最关键的来了,终选合格的航天员也不一定能够上天。

为了保证航天飞行任务的完成,通过选拔的正式航天员还要编排成三个梯队,如果第一梯队的航天员出了问题,就由第二梯队顶上,第二梯队也出了问题,那就第三梯队顶上。当然,第一梯队的航天员中,谁能够上天也是看当天航天员的具体状态。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航天员已经选拔了三批,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完毕即将入列,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类。

换句话说,如果大家的身体条件不足以胜任优秀的飞行员,也可以走科学家这条路进入空间站哦。



作者:吕默默,科幻、科普作家。意识上传支持者,期待自我意识数据化。代表作品《在寒夜中醒来》《放生》。作品散见于《三联生活周刊》《香港文学》等期刊,有长篇小说和短篇集出版。曾获光年奖、北京十佳科普创客等奖项。


科普活动
more>>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这个五一与你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玩转重庆城”
4月29日到5月3日(五一节期间),三峡博物馆还原了老重庆部分场景,您可以在这里体验古城墙和它近距离合影,您还可以在这里听重庆老城门历史的免费讲解,每天分时段4...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