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导弹 媒体解读印意欲何为

转载 中国文物网 2015-02-09 作者: 审核专家:

图表:马嘉雯

  据英国媒体报道,印度1月31日成功在东部奥里萨邦试射一枚自行研制、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5型弹道导弹,射程达5000千米,可覆盖亚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这是印度第三次成功试射该型导弹,此次首次采用机动发射。印媒表示,该型导弹的成功发射使印度成为继美、俄、法、中、英之后,第6个能研制洲际导弹的国家。

  1983年,印度启动ICMDP(导弹发展综合计划),其中就包括发展“烈火”系列导弹。1989年,“烈火”导弹早期型号——烈火—TD首次发射。公开报道显示,到目前为止,烈火家族已发展出烈火—1、烈火—2、烈火—3、烈火—4、烈火—5至少5种型号,射程涵盖近程(射程为1000千米以内)、中程(射程为1000千米—3000千米)、远程(射程为3000千米—8000千米)。

  印度发展“烈火”导弹最开始以谁为“假想敌”?烈火—3之后,其不断加大导弹射程和机动能力的背后有何动机?印度发展弹道导弹有何技术瓶颈?本期军情观察将为您解读。

  始于印巴“导弹竞赛”的“烈火”

  军备竞赛是驱动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发展弹道导弹,是和印度、巴基斯坦之间长期的“导弹竞赛”密不可分的。

  巴基斯坦的弹道导弹发展计划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第二炮兵指挥学院邵永灵教授早前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到上世纪70年代初巴基斯坦已建成包括一个固体火箭燃料厂、一个导弹仪器厂和一个火箭试验靶场在内的发展导弹所必需的一批基础设施。

  印度弹道导弹发展计划略晚于巴基斯坦。上世纪70年代,印度启动了“勇敢者”远程导弹计划,计划使用3台30吨推力的液体推进引擎作为助推级和第二级的动力,研制一种三级洲际弹道导弹。但该计划后来被取消。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成立孟加拉国。印度此次成功肢解巴基斯坦,大大刺激了巴基斯坦人的神经。为了避免在随时可能爆发的第四次印巴战争中遭受同样的厄运,巴基斯坦加紧了研制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步伐。

  1976年,后来被称为巴“核武器之父”的阿卜杜勒·卡迪尔汗从荷兰返回巴基斯坦,主持该国弹道导弹研发工作。1984年,在阿卜杜勒·卡迪尔汗的主导下,巴基斯坦开始研制著名的“哈塔夫”系列导弹。

  话分两头。1983年,“勇敢者”远程导弹计划夭折后,印度启动了规模更加庞大的ICMDP计划,决定研制“烈火”中程弹道导弹、“大地”近程弹道导弹、“蓝天”地空导弹、“眼镜蛇”反坦克导弹、“阿斯特拉”空空导弹等多型导弹。其中,“烈火”中程弹道导弹是该项目最重要的一环。

  印巴“导弹竞赛”第一阶段,虽然起步不同但两国发展弹道导弹的脚步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从印度此阶段提出的ICMDP计划可看出,其导弹发展战略比巴基斯坦更全面、完善。

  平衡在第二阶段很快被打破,天平滑向了巴基斯坦。1989年,经过5年磨砺,巴基斯坦哈塔夫—1型导弹终于“出鞘”,成为该国第一种地地弹道导弹。反观印度,这年,该国烈火—TD导弹(作为技术演示和试验平台)仅完成第一次试射。

  烈火—TD导弹是烈火家族首个型号。印度桑加·B·马哈伊博士曾撰文指出,烈火—TD导弹主要在于试验和论证:再入飞行器的结构和超音速再入地球大气层时引导和控制系统的性能;再入飞行器采用的多向加固碳化纤维预成型(简称MRCP)技术;惯性导航系统;火箭分级技术等。

  当印度还在不断试验弹道导弹各项关键技术,巴基斯坦哈塔夫—1导弹已于1992年正式装备成军。此外,1993年,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召开内阁防务委员会议,决定在弹道导弹研制上采取“多方竞赛、同时装备”的模式,让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与巴基斯坦国家发展联合体都参与导弹研制工作。

  相关机构和资源的优化重组,为巴基斯坦弹道导弹计划的发展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印度直到1994年才基本实现对中程弹道导弹关键技术的掌握。

  1998年4月,巴基斯坦在朝鲜“劳动—1”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成功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高里”新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000千米,能直接将印度中心区域纳入攻击范围。

  对手已经生产了两型导弹,而本国导弹似乎还遥遥无期,这大大刺激了印度。1999年4月11日,“烈火”系列导弹的第一款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弹道导弹——烈火—2在惠勒岛导弹试验场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据了解,导弹此次一共飞行了2000千米左右。2001年1月,烈火—2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试验。

  为了在弹道导弹项目上赶上巴基斯坦,印度军方在烈火—2仅成功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后,就宣布该型导弹开始投入生产。2002年3月,印度当时新任的国防部长乔治·费南德斯向国会报告时称烈火—2已进入生产阶段并正在列装。

  然而,新武器的出现并没有给印巴任何一国带来安全感,反而加剧了各自对本国国防安全的担忧。两国继续角力。

  印度跨入大国序列的“敲门砖”

  烈火—2问世之后,印军在实际部署中很快发现——用射程达2000千米以上的烈火—2攻击巴基斯坦属“大材小用”,但如果使用射程为300千米左右的大地—2型近程弹道弹道,威胁范围又太小。印军亟需一种射程“介于两者之间的近程弹道导弹”。

  在1999年印巴卡吉尔边境冲突后,印度终于下定决心以烈火—2为基础,研发烈火—1型近程弹道导弹。据了解,烈火—1为单级固体燃料导弹,射程为700千米—800千米左右,导弹重约12吨,可携带1吨重的战略核弹头。为增加导弹战时的生存能力,烈火—1采用公路和铁路机动发射。

  2002年1月,烈火—1完成首次试验。一年后,第二次试验成功。随后烈火—1很快被批准装备印度陆军。

  烈火—1和烈火—2问世后,在弹道导弹上,印度完全具备了和巴基斯坦抗衡的能力。然而,“烈火”并没有就此“熄灭”,反而不断开发出烈火—3、烈火—4、烈火—5等多款中远程弹道导弹。

  关于烈火—3的射程,各家说法历来不一,但基本认为其射程在2500千米—3000千米左右。2013年,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表示,其在奥里萨邦海岸附近的车夫岛对射程超过3000千米的烈火—3导弹进行了试射。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发言人称:“这样成功的发射测试,表明我们对军事行动的准备能够满足任何可能发生的事,同时确立了印度战略武器库中这一威慑武器的可靠性。”

  而早在2011年,印度就已经成功发射了一枚更加先进的烈火—4型导弹。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发言人称,烈火—4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500千米,但这次射程参数为3000千米,“所有参数正常,发射非常成功”。

  作为烈火系列目前为止最先进的型号,烈火—5导弹的射程超过5000千米,它的问世标志印度距世界洲际弹道导弹俱乐部的大门又近了一步。

  烈火—5第三次发射成功后,印度国防研究发展组织主席对《印度时报》说:“这是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我们战略威慑的巨大跨越。拥有这种机动发射型,我们的战士能够在任何地方停下来发射导弹,甚至是在路边。”

  军事专家表示,印度对付巴基斯坦,使用远程导弹的效费比并不高。“这说明,印度持续扩大‘烈火’导弹的射程另有意图和威慑对象。”邵永灵表示。

  国内媒体认为,印度装备烈火—5等长射程导弹,意在威慑中国等周边国家。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在印度的核武库中,已经有烈火—3和烈火—4导弹具备覆盖亚洲部分地区的能力。从烈火—3发展而来的烈火—5强化了这一能力,而它还不是印度的终极目标。

  此外,这还与印度的国家定位紧密相关。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谋求成为南亚次大陆的霸主。此后,随着其分裂巴基斯坦计划的成功,印度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的愿望更加迫切。军事专家表示,烈火—4、烈火—5等远程及正在计划之中的烈火—6洲际弹道导弹,正是其跨入大国序列的“敲门砖”。

  印度“三位一体”核打击主心骨

  目前,“烈火”系列导弹的作战半径至少已经覆盖500千米—5000千米。那么借“烈火”之威,印度能达成哪些目标呢?

  第一,打造印度“三位一体”核打击主心骨。2009年,印度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下水。据了解,该潜艇可搭载12枚射程为700千米的K—15潜射导弹,或4枚射程为3500千米的K—4导弹。但由于相关技术不过关,潜艇海试工作迟迟不能顺利进行。去年12月15日,经过18个月的港口试验后“歼敌者”号终于再次出海。

  有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印度一直声称其已经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但其“核威慑”主要还是建立在以“烈火”导弹为主的陆基核力量之上。“烈火”导弹仍然是印度建立“可靠的、最低限度核威慑”的主体。目前,烈火—5再次成功试射,若能顺利成军将极大地提升印度的远程打击能力,使其从地区性军事大国转变为全球性军事大国。

  第二,助印度跻身核大国行列,提高国际话语权。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5个国家拥有研制洲际导弹的能力。而据西方军事专家估计,印度现已拥有30—60枚核武器,并有生产70余枚核导弹的钵原料。巴基斯坦军方则认为,印度现有的核导弹已多达200枚。以烈火—5为代表的印度远程弹道导弹的成功试射,无疑将极大地提高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高其国际地位。

  但印度要想在弹道导弹研制上跟上美俄中等国步伐,仍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首先,印度火箭发动机水平还非常落后。据了解,烈火—5导弹的总重为50吨,比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还要重3吨,但白杨—M能将1.2吨的有效载荷送到1万千米开外,但烈火—5只能将1吨的有效载荷射到5000千米之外。

  此外,“烈火”导弹的很多重要零部件并不能完全实现自给。比如,烈火—3导弹前3次试验使用的陀螺是从美国购买的,直到第4次才首次使用自行研制的环形激光陀螺。而烈火—5的制导系统则依赖从俄罗斯进口,为此还曾发生过因俄不能及时交付该系统,而致使导弹不得不推迟实验的先例。

  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印度其实隐瞒了烈火—5导弹的射程,其导弹工业并不“弱”。外界普遍质疑,烈火—5的射程很可能达到8000千米,而印度之所以故意虚报,是为了消除国际社会对印度导弹以及大国野心的担忧。

  据了解,就印度整体国防工业能力来说,研制射程超8000千米的导弹并非没有可能,但从印度长期以来的大国战略和宣传策略来看,其故意报低导弹射程的可能性并不大。然而不管“烈火”究竟能打多远,周边国家仍需多留一个心眼。

  编辑:刘艳

  新闻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2-09/7048040.s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点推荐
科普微平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