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揭秘鲜为人知的我军潜艇“成长笔记”

转载 新华网 2011-04-21 作者: 审核专家:
  您可曾跟随潜艇紧急下潜,看蛟龙蹈海击涛;您可曾闻听威严的口令乍响,在巨鲸钢腹,感受水兵的豪气穿越深蓝——
  “5、4、3、2、1,发射!”随着于进宝艇长一声令下,隐伏于瀚海深处的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长城200号潜艇“鲸”躯一震,潜射导弹迅雷怒喝挟涛涌,长剑万里啸海天!
  这个艇队,在组建46年的2010年8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水下发射试验先锋艇”荣誉称号。现在,就请您随记者来到这支功勋卓著却鲜为人知的神秘劲旅,感受一代代艇员从军报国、承载使命与荣光的传奇军旅。
  一场特殊的战斗动员会
  那是导弹发射任务准备阶段的一场特殊的战斗动员。
  一位年届古稀,身着老式军服的老人来到艇队,健步登上卧波母港的巨鲸。紧随其后的是该部车永哲部队长和艇队于进宝艇长。老人名叫石宗礼,他和车永哲、于进宝有一个共同的名字:200号潜艇艇长。
  提到石宗礼,老一辈潜艇人都对他非常敬佩。1982年10月,长城200号潜艇悄然潜入深海大洋,随口令发出,运载火箭龙宫呼啸,直逼苍穹。发出命令的,正是时任艇长石宗礼,他一个“发射!”口令震撼了全球——新华通讯社发布了这样的公报:“1982年10月7日至16日,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99年10月,中央军委赋予200号潜艇试验发射某新型导弹任务,车永哲受命出任艇长。那时,200号潜艇历经4次改装,尚处于封艇状态。当时的艇员从7个单位抽组,没有一个人执行过实弹发射任务。车艇长和时任政委刘炳功率全体官兵宣誓:“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长剑不飞,誓不回头!” 
  而当下,200号艇新一代官兵将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新的潜射任务落在他们的肩上。磨刀不误砍柴功,紧张的任务准备阶段,艇长于进宝和政委张志正一合计,决定请老艇长回来给大家作临战动员。
  三任艇领导巡视战艇的各个舱室,在每一个战位为官兵鼓劲打气,提醒关键部位关键节点应该注意的事项。他们把数十载执行潜射任务的重要经验一一拆讲给官兵,把一以贯之的艇队精神讲了又讲。
  三舱执掌舵信战位的水兵冯玉满,在一次任务中光荣牺牲,部队领导征询其家人,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时,他们全家提出唯一的请求:让弟弟冯玉祺接替哥哥当一名舵信兵!在哥哥曾经战斗过的岗位,弟弟拼命地学专业、练技能,仅用两年就成为艇队顶呱呱的武状元,首次成功发射水下运载火箭,冯玉祺表现出色,用战功告慰了哥哥的在天之灵……
  原机电长朱守运,在潜艇上钻进钻出30多年,虽然身体患有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多种疾病,但坚持随艇出海,带头攻克潜艇试航验收100多项难题,被部队树为一面旗帜。当有一天他得知自己患了前列腺癌后,异常倔强地找到领导,把在其他部队服役的弟弟调上200号艇。他告诫弟弟,在200号艇战斗工作,将是全家的荣耀,踏上200号艇就要牢记“生命诚可贵,使命重于天”。为了使弟弟尽快熟悉装备,他把洋文译成汉字,把说明文拆解成通俗语言,一遍遍地讲解示范,直到弟弟学懂弄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点推荐
科普微平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