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南极科考队员实测 北斗信号总体质量堪比GPS

转载 腾讯网 2015-04-10 作者: 审核专家:

  [摘要]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南极科考的机会,大范围分析了我国北斗系统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在中低纬度地区,北斗定位精度达到米级,和GPS系统不相上下。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北斗系统在轨卫星数达到了17颗

  新华社上海4月8日电 利用北斗/GPS双系统四频率接收机,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极科考途中一路对比分析了北斗和GPS系统的定位效果,实测结果表明:中国北斗系统信号质量总体与GPS相当。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效果分析是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的重要内容。此前,由于受地域限制,对北斗全球大范围的定位效果分析只能通过仿真手段。

  由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杜玉军、王泽民等科研人员进行的这项研究,在2011—2012年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沿途大范围采集了北斗和GPS连续实测数据,跨度北至中国天津,南至南极内陆昆仑站。同时还采集了中国南极中山站的静态观测数据。为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静态定位效果,在武汉也进行了静态观测。

  科研人员利用严谨的分析研究方法,从信噪比、多路径、可见卫星数、精度因子、定位精度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北斗和GPS在航线上不同区域、尤其是在远洋及南极地区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定位效果。

  结果表明,北斗系统信号质量总体上与GPS相当。在45度以内的中低纬地区,北斗动态定位精度与GPS相当,水平和高程方向分别可达10米和20米左右;北斗静态定位水平方向精度为米级,也与GPS相当,高程方向10米左右,较GPS略差;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北斗可见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现阶段的北斗已经实现区域定位,但还不具备全球定位能力,北斗与GPS在定位效果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卫星数量和分布造成的。”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民教授说,“截至文中研究数据采集结束时,北斗系统在轨卫星数为11颗。上个月,我国成功发射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北斗系统在轨卫星数达到了17颗。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拉开帷幕,相信今后的实测数据一定会更加精彩。”(记者 张建松)

  新闻来源:http://tech.qq.com/a/20150409/036859.ht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点推荐
科普微平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