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大脑起搏器:植物人重返世界的希望

转载 科学网 2011-07-29 作者: 审核专家:

单侧大脑起搏器植入示意图

  美国已经有1万多例大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经过植入大脑起搏器的植物人治愈率达到25%~30%。今年7月,中国首例真正意义上的植物人大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完成。

  近日,北京军区总医院成功实施了一例大脑起搏器手术。

  “这是中国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植物人脑起搏器促醒手术。”北京军区总医院植物人促醒中心主任焦辉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所谓“植物人”,即病人持续3个月以上处于大脑已经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的“植物状态”。传统观念认为,“植物人”等于“活死人”。焦辉说:“其实,有相当部分的植物人是可以治愈的。”

  然而,植物人的唤醒,至今是医学界的难题。人脑起搏器便是跨越性的方法之一。

  从清醒病人到昏迷病人

  在脑科学研究的历史上,大脑起搏器是一项“新产品”。它的发明源于帕金森氏症的治疗进展。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避免长期服药带来的药效降低,医生们通过外科手术在大脑中植入电极来控制颤抖。

  1995年秋天,美敦力公司研发的第一代大脑起搏器投入临床试验,用以治疗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氏症震颤。原理在于起搏器发射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并抑制引起异常的脑神经信号,最后使病人恢复自理能力,并自如活动。

  很快,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大脑起搏器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到2009年,我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脑刺激器植入中心。

  当在清醒病人大脑中植入电极已经成为治疗疼痛、癫痫及帕金森氏症的主流方法时,在昏迷病人大脑中植入电极,被焦辉认为是一种“跨越式的创新”。2005年,美国开始尝试在昏迷病人身上植入大脑起搏器,试图通过电刺激激活沉睡的大脑细胞,促进神经活动和血液循环,使昏迷病人苏醒。“将已有的技术用在未知的领域,也是一种创新。”焦辉说。

  2007年,《自然》杂志曾报道,美国一位因严重脑外伤昏迷六年的病人在大脑起搏器的帮助下苏醒,并能自己进食、与家人聊天。这一案例引起了植物人治疗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美国已经有1万多例大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经过植入大脑起搏器的植物人治愈率达到25%~30%。“这是非常可喜的数字,让我们感觉这个技术非常有希望!”焦辉这样评价。

  仍在探索中的“救命稻草”

  “但是,在这些治愈的案例中,病人大多是年轻人,由车祸外伤引起的大概占50%。”焦辉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我们现在还只能总结一些基本的规律,但是,大脑起搏器的长期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了大脑起搏器促醒植物人的探索之路。目前,全国大约完成了10多例针对昏迷病人的手术,其中,有两三例病人已经苏醒。有的病人已经能自如运动、说话,甚至嗑瓜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点推荐
科普微平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