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科普视界|金石学中的孔方

原创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2022-11-19 作者:重庆巴人博物馆陈锐 审核专家:陈涛

孔方由来

《晋书·隐逸传》记“鲁褒,字元道,南阳人也。……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鲁褒生平不可考,《隐逸传》节录《钱神论》后,仅有“褒不仕,莫知其所终”等语。清人严可均根据《晋书》、《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整理出较完整的《钱神论》收入《全晋文》。《钱神论》最早将钱币戏称“孔方”。“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其后颜之推有“道钱则孔方”,黄庭坚有“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书绝交”等。“孔方(兄)”渐成钱币雅称。

《钱神论》的主要内容借富贵人物司空公子和穷困儒生綦毋先生对话揭露了当时社会对金钱的崇拜与神化。晋元康(公元291-300年)前后,正是《世说新语·汰侈》中石崇、王恺、王武子等人争奇斗富的时代。《钱神论》中大量文字描述其时对钱的崇拜神化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曰:有钱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虽有中人而无家兄,无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

流传最早的古钱专著

洪遵(1120-1174年),字景严,南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又三年,其弟洪迈亦中。“三洪”并为台辅,均有著作传世。洪适《隶释》、

《隶续》是现存最早的集录和考释汉魏石刻文字的专著,洪迈《容斋笔记》被誉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洪遵三十岁所撰《泉志》则是流传至今最早的钱谱。

清乾隆间撰成《钦定钱录》,序言细数历代钱文撰述后,称“今单行于世号为完书者唯南宋洪遵泉志一编而已”。洪遵有感前人著录“述事援据颇有疏略”,则据自己所得古泉百余品,“旁考传记,下黛稗官所记”,成《泉志》十五卷。《泉志》原刻不传,今所见多本明代《秘册汇函》从书本,收有徐象梅(字仲和,著《两浙民贤录》)根据洪遵文字所作摩图。

采自屠燕治《<泉志>版本与研究》

《泉志》共著录钱币三百四十八枚,分正品、伪品、不知年代品、天品、刀布品、外国品、奇品、神品、厌胜品等。《钦定钱录》批评洪志“分类未为悉当”,“天品神品弥近于诬”。尽管如此,亦无碍于洪志在古代钱币学上的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清代和民国两次钱币学热潮的出现就与《泉志》的印刷密切相关。

第一部官修古钱专著

《钦定钱录》,梁诗正等撰,乾隆十五年(1750年)成书,为最早的的钱币学官方著作。《钱录》共十六卷,收录古钱币五百六十七枚,“所录皆内府所藏,得于目睹者为据”,一改洪遵《泉志》所录钱币多无实物之弊。前十三卷以时代为序,收录了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明代各时期钱币。后三卷分别为域外诸品、撒帐吉语诸品、厌胜诸品。体例上与洪遵《泉志》并无大异,只是在分类方面更显科学与进步。或称《钱录》并非上乘之作,但作为一种官方行为,无疑引领一时潮流,所谓“风尚既开,纂录蜂起”。

第一古泉学者

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长江流域大水。大水入夔州城(今奉节),“城不没者仅北门一隅”,时任太守鲍康开仓赈济,“建草棚十余处灾民”。事见《光绪奉节县志》。

鲍康(1810-1881年),字子年,安徽歙县人。著名古钱学家,著录颇丰。丁福保《古钱大辞典》载有杨恺龄《鲍子年先生传》,详述与当时古泉学家李佐贤、刘燕庭等人交往事,并认为其与李佐贤共撰《古泉汇》,“实以先生之功居多也”,称“先生为我国第一古泉学者,积毕生精力,集古今大成,其鉴识之渊,研求之精,海内奉为祭酒”。

鲍康古钱学著述丰富,实难尽述。其与李佐贤合作《古泉汇》、《续古泉汇》体例与之前大异,《古泉汇》凡例言“是编分为四集,曰元亨利贞,元为布、亨为刀、利为圜法正品、贞为异泉杂品”,其中异泉杂品包括洪志、《钱录》中吉语、厌胜等类。又“四集之中各从其类,布则有方足、尖足、圆足、空首之别,……圜法则有正品、附品、外国之别”,分门别类,极为清晰。之前钱谱多以时代为序,而《古泉汇》以外形分类,清晰的反映出我国古钱外形发展的脉络。

鲍康的《观古阁丛刊》是我国最早的钱币学丛书。其中《大钱图录》“于咸、同、光绪三朝之大钱,悉为罗列”,可视为钱币学著作中的断代史,《观古阁泉说》则“分条纪述鲍康泉学经历以及前代泉坛遗事,并及当代泉家掌故”,属杂论性钱币学著作,显然,此时与清代中后期钱币学兴盛相伴的是著述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采自潘胜强《清代钱币著述研究》

前所未有的钱币学工具书

1940年,郭沫若、卫聚贤在重庆江北发掘汉墓,获五铢钱近千,卫向“仲祜先生”请教所出五铢钱具体年代,最后断“其为东汉明恒间所铸五铢”。事见《泉币》第1期,1940年。

《说文月刊》1940年第3期

仲祜先生即丁福保(1874-1952年),字仲祜,江苏无锡人。在医学、佛学、钱币学上均有极高的造诣。接续清代中晚期的繁盛,钱币学在20世纪30、40年代再掀热潮,各类钱币学组织相继建立,《古泉学》、《泉币》等杂志相继出版。丁氏被誉为此时中国钱币学界的领军人,于1934-1940年间先后编辑出版十五种钱币专著,是为《古泉丛书》。其中《古钱大辞典》是一部前所未有的钱币学工具书。丁氏自述《大辞典》八大特色:一改前人著述多秘不示人之弊,而“有稗实用”;二将“泉价一一注明于泉图之下”;后六条则是广收前代先贤钱币著录。《大辞典》分为两部分,一为古钱图,一为辞典。古钱图又分为三类,分别为古布刀币、朝代钱外国钱无考品、厌胜吉语支钱马钱。又置别编通检一册,方便查阅。钱图大抵用真拓影印,最大限度还原古钱原貌。《大辞典》“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古钱鉴赏者和文物考古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籍”。

朱剑心《金石学》解“金”者何?以钟鼎彝器为大宗,旁及兵器,度量衡器,符玺、钱币、镜鉴等物,凡古铜器之有铭识或无铭识者皆属之。古代钱币之学被置于金石学之下,相关著述在传统四部分类中也多属于史部金石类。传统金石学发展以宋代和清代为两大高峰,相应的,洪遵、鲍康等钱币学家也出自这两个朝代。

自鲁褒《钱神论》之作以来,钱币著述开始见于史籍,洪遵《泉志》为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元明之际钱币著述不显,乾隆年间《钦定钱录》则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钱谱,直接开启了清中晚期和民国钱币学的兴盛。鲍康《观古阁丛书》和丁福保《古泉丛书》等钱币学

丛书的编撰则表明了钱币学著述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古钱大辞典》虽成于民国,似可视为我国古代钱币学的总结之作。新中国建立后,考古发掘出土钱币资料有了极大的丰富,特别是科技手段的引入,使古钱鉴识有了质的转变,钱币学逐渐摆脱了传统金石学的藩篱。

部分参考文献:

丁福保 编.古钱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朱剑心.金石学[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潘胜强. 清代钱币著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屠燕治.《泉志》版本与研究[J].中国钱币,2000(03).

唐石父.鲍康学风简述[J].中国钱币,1985(03).

唐石父.鲍康卒年考[J].中国钱币,1986(04).

戴志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钱币学界的领军人物——丁福保[J].中国钱币,2009(04).

卫聚贤.重庆江北发掘汉墓所获五铢[J]泉币,1940(01).

胡昌健.刘喜海年谱[J].文献,2000(02).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点推荐
科普微平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