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邪教工作 >  科普微平台 >  科普资源 >  正文

巴人云课堂丨集体围观土家族婚俗,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原创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2023-03-20 作者:重庆巴人博物馆 审核专家:赵勇

说起婚俗

一定离不开一个话题“婚姻”

经营一段“婚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相互包容、理解、支持

那么成就一段好的“婚姻”

一些必要的“仪式感”是必不可少的

当代年轻人对于常规的“婚俗”习惯

都不大清楚

更别说少数民族的“婚俗”习惯……

今天

跟着小编走进巴人后裔土家族

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历史与习俗吧~

历史族源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这些土家族语言音译的族名虽然听起来有一些拗口,但是翻译成汉语却非常具有生活气息。

“土生土长的人”就是土家族名称的真正内涵,作为古代社会中的农牧民族,土家族以虔诚的民族信仰,以及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土家族文化。

世界上存在的每一个民族都不会凭空出现,尤其是生活在我国境内的众多少数民族。更是经历了悠久而漫长的历史洗礼,以及时代变迁与朝代更迭,才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体系。土家族就是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中,出现的一个独具魅力的民族。

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 。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对举,以对武陵地区的土家、汉、苗三族进行区分。“土家”作为族称,是在较晚时期出现的。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而将当地汉族移民称为“客家” 。

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

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认为从《十道志》等书的记载和唐代刘长卿、刘禹锡等人反映湖南风习的诗词来看,“巴人”的确广泛进入湘东北、湘西和沅、湘流域;今湘西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比兹卡”),历史上巴人聚居与活动区域内的有些地名,读音与“比兹”近似;巴人的姓名、族名等,也有些和“比兹”的读音近似;巴人和土家族都有关于虎的故事与神话;巴人崇拜白虎神与土家族相同;巴人与土家人的姓氏一部分相同。

一说是关于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已见不鲜,古代社会中的土家族最开始居住在云贵高原,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影响最后迁入湘西。

一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由彭瑊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一部分人在沅陵定居下来,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由沅陵莲花池迁往湘鄂西山区,披荆斩棘,开山辟岭,繁殖生息。

而今,土家族多元来源说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即以古代巴人的两支——廪君蛮和板楯蛮为主源,融合当地土著和进入该地区的汉人、濮人、楚人、乌蛮等族群共同构成。

分布地区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脉的高山地带;全国土家族人口总数有835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

土家族是聚居于我国长江以南武陵、大娄山余脉溪洞间的一个山地民族。一般来说,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多是元、明、清三朝建立过土司制度的地区。在历史上这些地区的周围延边地带及个别土司区内的少数据点,封建王朝也曾设置过卫所关隘,而居住的土家族人数,较之土司区就少得多。

这一带的非土司、卫所地方,也有土家人分散居住。由于民族迁徙流动,在现今民族杂散居地区内,还有个别土家族聚居的居民点。

婚俗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婚姻法,从此土家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幸福。“土家族传统婚俗”传习至今的礼俗有提亲、订婚、认亲、娶亲、哭嫁、拜堂等。其中最能代表土家族传统文化色彩的是哭嫁。《哭嫁歌》亦歌亦哭,句式自由,长短不一,感染力强烈,被誉为“中国式咏叹调”,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2020年1月,“土家族传统婚俗”被正式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01

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带礼物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都要自备一把伞,表示媒人愿意成人之美。如果女家收下礼物,亲事便有八成希望。之后,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诺婚事,以示对这门亲事的慎重态度。

02

定亲

如果女家不收礼物,便表示拒绝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没用。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双方议定财礼之后,即选择吉日定亲。定亲时,男方要准备酒肉、衣服、耳朵粑粑等作为礼物送到女家。女家设酒席款待男方来客和媒人,并把女儿的“八字”送给男方,表示两家正式联姻。

对于湖南土家族来说,那结为良缘的猪腿,是巧递婚期的暗号。土家青年男女定亲期间,姑娘一般会仔细查看情郎带来的背笼,看里面猪腿传递的信息。

这里面很有讲究。猪腿若光光荡荡,表明他们的婚期男方尚未择定;若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土家杀年猪,在肥猪的后脚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气鼓胀,用以褪毛),则暗示男方来催(吹)亲来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准备;若猪腿上带有猪尾巴,则表明家里的农事忙得差不多了,丰收后这门婚事就要了结收尾了;若女方家来不及办理出嫁的事或一时舍不得女儿离开,就把那条生猪腿上的尾巴砍下来,放在回送的礼物中,男方看到后便会明白。

03

哭嫁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

娘家人边为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别之情。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

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祝贺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新娘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十姊妹会”。

04

出嫁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取“花好月圆”之意,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满。这一天,女方家将全部嫁妆都摆出来,擦干净,梆扎打点。亲友们都来祝贺,送上贺礼,同时对新娘进行打扮,“开脸”“上头”“戴花”。

“开脸”要请姑母、姨娘或嫂子进行操作,用灰线包绞尽额上汗毛,绞尽发际,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带上银首饰,头包青丝帕,手戴银镯子,银戒子,与少女相比判若两人。

土家族迎娶的前一天晚上,男方要派出寨上的一大帮未结婚的青年男女,抬着猪肉、粑粑等礼物吹吹打打去清点嫁妆。并将除花铺盖之外的蚊帐、板凳、柜子、脚盆、梳妆台等提前搬走。次日,新娘子则可轻轻松松上花轿,由盛装的同寨姐妹们送往夫家。背篓背的通常是新娘亲手织的十来床花铺盖,向路人炫耀新娘的聪明和灵巧。此习俗就叫迎嫁奁。

重庆酉阳、秀山一带的土家族举行婚礼时,要在迎亲队伍中选一位比新郎年龄小的小伙子代表新郎当“摸米”,偷听新娘哭嫁的内容和给女青年们分发礼物。

在夜晚哭嫁休息时,女方的一些年轻姑娘便三三两两地找“摸米”要哭嫁粑粑,并借口哭嫁粑粑给少了,纷纷往“摸米”脸上抹锅烟子。“摸米”怕被抹黑脸,只好设法躲藏。姑娘们也不轻易地放过他,到处寻找,凡见到男方前来迎亲的小伙子,便都将锅烟往他脸上抹。

到天亮时,迎亲队伍中好多不是“摸米”的小伙子,脸上都有了黑。据说,被摸黑的男青年越多,被女方姑娘爱上的青年就越多,新郎新娘就会更加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土家族人民质朴

土家族的婚俗

也一直保持着土家人敢说敢做

纯真开朗的特点

虽然部分婚俗

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合乎时宜

但我们应该将土家人重情重礼的传统

以现代的方式传承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点推荐
科普微平台
more>>